近日,记者走访了雷州市英利镇最后一位刻章老人朱荣光。 世居英利圩的78岁刻章老人朱荣光,虽然只能勉强吃力地雕刻且有点行动不便,但知道记者一行的来意后,便来了精神,马上拿起刻刀及一个圆形“公章”,就要在他的“工作室”前干起来,记者询问要不要先找张桌子时,他说:“我从来刻章都不需要桌子,哪里能坐着,拿起就刻。”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自豪。访谈中老人告诉记者,今年初为英利圩的一个私人幼儿园刻的那枚印鉴是他最后的“生意”,这之后他就把平常积下来的“版本”都埋掉了。 1952年入伍的朱荣光,服役于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后勤部队,因为有文化,一直是团部的秘书,后来,朱荣光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雕刻各种印章。老人告诉记者,虽然平常雕刻用得最多的是“正楷”和“小篆”,但刻章者一般都要精通各种字体,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。1957年复员后在海康县(现雷州市)二轻局农械厂当技术员,聪明的他又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学会了木工、竹篾编织等手工艺。 原文来自南京刻章网www.88njkz.com。